业绩预告
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发布的,对定期财务报告以预告的形式进行披露的报告,预告的内容包括对本期财务状况的预测,同比的变动情况,有的还会说明变动的原因。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和定期财务报告为上市公司披露业绩的主要方式,业绩预告作为三者之中时间最早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有着明确的规定,业绩出现重大变动的要求强制披露。业绩预告披露后,预计本期业绩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情况差异较大的,也必须及时刊登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点击此处查看业绩预告披露规则
预告类型
同花顺特色———业绩预告类型和说明(共11种)
+ 扭亏:上年同期亏损,预告期盈利;
+ 预亏:上年同期盈利,预告期亏损;
+ 预盈:上年同期盈利,预告期盈利(增加或减少不定,幅度不定);
+ 续亏:上年同期亏损,预告期亏损;
+ 大幅上升:上年同期盈利,预告期盈利增幅大于 50%或明确表示业绩将有"大幅增长";
+ 大幅下降:上年同期盈利,预告期盈利降幅大于 50%或明确表示业绩将有"大幅下降";
+ 预增:上年同期盈利,预告期盈利增幅小于 50%或使用"较大幅度增长"、"一定幅度增长"等描述语言;
+ 预减:上年同期盈利,预告期盈利降幅小于 50%或使用"较大幅度下降"、"一定幅度下降"等描述语言;
+ 减亏:上年同期亏损,预告期盈利较上期上升;
+ 增亏:上年同期亏损,预告期盈利较上期下降;
业绩预告分年统计
我们取05年到16年的业绩预告数据,统计每年出现业绩预告的次数,如图:
我们发现09年及以前的业绩预告数据相对较少,且业绩预告事件逐渐递增,可以看出市场正在更加规范,最终选取10年到16年的业绩预告事件作为研究对象。
业绩预告分月统计
业绩预告10年到16年每个月出现的次数,如图:
可以发出业绩预告公布日期主要分布在1,3,4,7,8,10,间隔期大概在60个自然日。
业绩预告各类型统计
业绩预告各类型10年到16年出现次数,如图:
7年来,大幅上升,预增预告出现最多(总归是好事报的多啊),续亏出现213次,不确定预告39次,样本很少,且后者无逻辑,决定只对另外9种预告类型进行研究。
短期Aplha平均收益
计算10年到16年出现大幅上升,预增,减亏,大幅下降,预降,增亏,扭亏,预亏,预盈预告事件后,5天内超额收益(相对沪深300指数)情况,如图:
大幅上升,预增,扭亏在第一天是正的,且Alpha值逐日上升,符合逻辑。
减亏稍次,应该是因为亏损因子的缘故。
大幅下降,预降,增亏,预盈Alpha值很小。
预亏第五日Alpha与减亏持平,很奇怪。
2010到2016年5天平均Aplha收益(单位%)
我们对以上Alpha值教好的五个类型(大幅上升,预增,扭亏,减亏,预亏)进行深一步的研究,统计各类型各年的5天平均Aplha收益,如图(红线数值为100):
大幅上升,预增,扭亏每年Alpha收益都为正且出现次数多,这是我们需要的。
减亏收益正负变化,且出现次数少。
预亏2010年到2013年都是负的,收益不稳定。
大幅上升,预增,扭亏年化收益率(扣除双边交易费0.2%)
最终我们选取大幅上升,预增,扭亏三个预告类型,计算出现事件后,股票的Alpha年化收益率,主要是查看事件因子效果/时间,因为若事件因子本身会产生效果,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其因子效果也将被市场消化,我们试图找到最佳的时间,如图:
很明显,三个预告事件的最佳事件都是在短期达到峰值,然后随时间递减。
其中大幅上升事件从出现预告的第一天起,Alpha年化收益一直正的,在第3天达到峰值。
扭亏虽然事件出现预告后的1天收益为负,但在第7天达到峰值,且收益率比大幅上升高。
预增事件总体较两者底。
实际策略尝试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我们最终找到了大幅上升和扭亏两种预告类型,考虑实际情况:事件短期Alpha达到峰值与事件分布不均匀的矛盾:
从月分布图来看,事件间隔周期为45个交易日,从事件短期Alpha峰值来看,为5个交易日左右。
若以前者为持仓周期,会导致事件Aplha收益消逝;
若以后者为持仓周期,会导致每期预告事件的股票太少,随机性高,风险大;
最终我们以30个交易日为持仓周期,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