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财量化选股策略逻辑
在选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策略,该策略基于以下逻辑:
-
j值小于k值:这是我们在选股过程中使用的第一个条件。j值和k值是技术指标,用于衡量股票的相对强度。j值是股票过去n天内涨幅与过去n天内跌幅之比,而k值是过去n天内涨幅的平均值。当j值小于k值时,表明股票的相对强度小于平均强度,因此我们将其视为弱势股票。
-
今日不涨停:这是我们在选股过程中使用的第二个条件。我们只关注今日没有涨停的股票,因为只有这些股票才具有投资价值。
-
上15个交易日涨停数大于0:这是我们在选股过程中使用的第三个条件。我们关注过去15个交易日内的涨停数,如果涨停数大于0,表明股票具有强势,因此我们将其视为潜在强势股票。
选股逻辑分析
该策略的风险在于,它关注的是股票的相对强度和涨停数,因此可能会错过一些强势股票。此外,该策略也假设股票在过去的15个交易日内的涨停数大于0,这可能不适用于所有股票。因此,在使用该策略时,我们需要谨慎考虑这些风险。
如何优化?
为了优化该策略,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
增加其他条件:我们可以增加更多的条件来进一步筛选股票,例如市值、市盈率等。
-
调整j值和k值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调整j值和k值的计算方法,以更好地反映股票的相对强度。
-
增加股票的筛选时间:我们可以增加股票的筛选时间,例如从过去30个交易日或60个交易日开始计算j值和k值。
最终的选股逻辑
在最终的选股逻辑中,我们将结合以上策略,并增加一些其他条件,例如:
-
市值:我们只关注市值较大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通常具有更稳定的收益。
-
市盈率:我们关注市盈率较低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
过去30个交易日涨停数大于0:我们关注过去30个交易日内的涨停数,如果涨停数大于0,表明股票具有强势,因此我们将其视为潜在强势股票。
常见问题
-
如何计算j值和k值? j值和k值的计算方法如下:j值是股票过去n天内涨幅与过去n天内跌幅之比,k值是过去n天内涨幅的平均值。例如,如果某只股票在过去30天内涨幅为10%,跌幅为5%,则j值为10/5=2,k值为(10+5)/2=7.5。
-
如何计算股票的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是指股票过去n天内涨幅与过去n天内跌幅之比。例如,如果某只股票在过去30天内涨幅为10%,跌幅为5%,则相对强度为10/5=2。
-
如何计算股票的涨停数? 股票的涨停数是指股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涨停的次数。例如,如果某只股票在过去30天内涨停了2次,则涨停数为2。
-
如何计算股票的市值? 股票的市值是指股票的总价值,通常用股票的价格乘以股票的发行股数来计算。例如,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为10元,发行股数为100股,则市值为1000元。
-
市盈率如何计算? 市盈率是指股票的价格除以股票的每股收益。例如,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为10元,每股收益为1元,则市盈率为10/1=10。
指标公式代码参考
- j值计算公式:j = (涨幅1 - 跌幅1) / (涨幅2 - 跌幅2)
- k值计算公式:k = (涨幅1 + 涨幅2) / 2
- 相对强度计算公式:相对强度 = (涨幅1 - 跌幅1) / (跌幅1 + 跌幅2)
- 股票涨停数计算公式:股票涨停数 = 过去30个交易日内的涨停次数
- 市值计算公式:市值 = 股票价格 × 股票发行股数
- 市盈率计算公式:市盈率 = 股票价格 / 每股收益
常见问题
-
什么情况下会触发j值小于k值的条件?
j值小于k值的条件触发时,表明股票的相对强度小于平均强度,因此我们将其视为弱势股票。
-
如何计算j值和k值?
j值和k值的计算方法如上述公式所示。例如,如果某只股票在过去30天内涨幅为10%,跌幅为5%,则j值为10/5=2,k值为(10+5)/2=7.5。
-
如何计算股票的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是指股票过去n天内涨幅与过去n天内跌幅之比。例如,如果某只股票在过去30天内涨幅为10%,跌幅为5%,则相对强度为10/5=2。
-
如何计算股票的涨停数?
股票的涨停数是指股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涨停的次数。例如,如果某只股票在过去30天内涨停了2次,则涨停数为2。
- 如何计算股票的市值?
股票的市值是指股票的总价值,通常用股票的价格乘以股票的发行股数来计算。例如,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为10元,发行股数为100股,则市值为1000元。
如何进行量化策略实盘?
请把您优化好的选股语句放入文章最下面模板的选股语句中即可。
select_sentence = '市值小于100亿' #选股语句。
模板如何使用?
点击页面下方的复制按钮,复制到自己的账户即可使用模板进行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