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特征选择在许多方面都是适用的:它是对抗维度灾难的最佳武器;它可以减少整体训练时间;它也可以有效防止过拟合现象,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然而,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特征对于模型来说并没有帮助,而有一些特征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预测因子。
此外,好的预测因子和无关的特征夹杂在一起会对结果模型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更不用说这些无关的数据还会增加训练耗时,或者产生过拟合现象了·。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指从已有的M个特征中选择N个特征使得系统的特定指标最优化,是从原始特征中选择出一些最有效特征以降低数据集维度的过程,是提高学习算法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模式识别中关键的数据预处理步骤。对于一个学习算法来说,好的学习样本是训练模型的关键。
特征选择过程一般包括产生过程,评价函数,停止准则,验证过程,这4个部分。产生过程是搜索特征子集的过程,负责为评价函数提供特征子集。评价函数是评价一个特征子集好坏程度的一个准则。停止准则是与评价函数相关的,一般是一个阈值,当评价函数值达到这个阈值后就可停止搜索。在验证数据集上验证选出来的特征子集的有效性。
特征选择得到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 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的数据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设计出更好的特征选择算法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特征选择算法的研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将是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研究热点及趋势主要集中于:
1)特征与样本选择的组合研究。不同的样本集合区域, 也许应该选择不同的特征选择算法。
2)特征及其与目标(分类、回归、聚类等)的相关性,可以称此问题为全相关间题
特征选择的方法
特征选择方法一共分为3类:过滤法(Filter)、包裹法(Wrapper)和嵌入法(Embedded)。
Filter****过滤法
过滤方法通常用作预处理步骤,特征选择完全独立于任何机器学习算法。它是根据各种统计检验中的分数以及相关性的各项指标来选择特征。
方差过滤是通过特征本身的方差来筛选特征的类。比如一个特征本身的方差很小,就表示样本在这个特征上基本没有差异,可能特征中的大多数值都一样,甚至整个特征的取值都相同,那这个特征对于样本区分没有什么作用。所以无论接下来的特征工程要做什么,都要优先消除方差为0的特征。VarianceThreshold有重要参数threshold,表示方差的阈值,表示舍弃所有方差小于threshold的特征,不填默认为0,即删除所有的记录都相同的特征。
相关性过滤。我们希望选出与标签相关且有意义的特征,因为这样的特征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信息。如果特征与标签无关,那只会白白浪费我们的计算内存,可能还会给模型带来噪音。在sklearn当中,我们有三种常用的方法来评判特征与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卡方检验,F检验,互信息。
Embedded****嵌入法
嵌入法是一种让算法自己决定使用哪些特征的方法,即特征选择和算法训练同时进行。在使用嵌入法时,我们先使用某些机器学习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各个特征的权值系数,根据权值系数从大到小选择特征。这些权值系数往往代表了特征对于模型的某种贡献或某种重要性,比如决策树和树的集成模型中的feature_importances_属性,可以列出各个特征对树的建立的贡献,我们就可以基于这种贡献的评估,找出对模型建立最有用的特征。因此相比于过滤法,嵌入法的结果会更加精确到模型的效用本身,对于提高模型效力有更好的效果。并且,由于考虑特征对模型的贡献,因此无关的特征(需要相关性过滤的特征)和无区分度的特征(需要方差过滤的特征)都会因为缺乏对模型的贡献而被删除掉,可谓是过滤法的进化版。
过滤法中使用的统计量可以使用统计知识和常识来查找范围(如p值应当低于显著性水平0.05),而嵌入法中使用的权值系数却没有这样的范围可找——我们可以说,权值系数为0的特征对模型丝毫没有作用,但当大量特征都对模型有贡献且贡献不一时,我们就很难去界定一个有效的临界值。另外,嵌入法引入了算法来挑选特征,因此其计算速度也会和应用的算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采用计算量很大,计算缓慢的算法,嵌入法本身也会非常耗时耗力。
Wrapper****包装法
包装法也是一个特征选择和算法训练同时进行的方法,与嵌入法十分相似,它也是依赖于算法自身的选择,比如coef_属性或feature_importances_属性来完成特征选择。但不同的是,我们往往使用一个目标函数作为黑盒来帮助我们选取特征,而不是自己输入某个评估指标或统计量的阈值。包装法在初始特征集上训练评估器,并且通过coef_属性或通过feature_importances_属性获得每个特征的重要性。然后,从当前的一组特征中修剪最不重要的特征。在修剪的集合上递归地重复该过程,直到最终到达所需数量的要选择的特征。区别于过滤法和嵌入法的一次训练解决所有问题,包装法要使用特征子集进行多次训练,因此它所需要的计算成本是最高的。
其中,最典型的数据挖掘算法是递归特征消除法它是一种贪婪的优化算法,旨在找到性能最佳的特征子集。 它反复创建模型,并在每次迭代时保留最佳特征或剔除最差特征,下一次迭代时,它会使用上一次建模中没有被选中的特征来构建下一个模型,直到所有特征都耗尽为止。 然后,它根据自己保留或剔除特征的顺序来对特征进行排名,最终选出一个最佳子集。包装法的效果是所有特征选择方法中最利于提升模型表现的,它可以使用很少的特征达到很优秀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特征数目相同时,包装法和嵌入法的效果能够匹敌,不过它比嵌入法算得更快,虽然它的计算量也十分庞大,不适用于太大型的数据。相比之下,包装法是最能保证模型效果的特征选择方法。
小结
特征选择的每种方法的原理都不同,经验来说,过滤法更快速,但更粗糙。包装法和嵌入法更精确,比较适合具体到算法去调整,但计算量比较大,运行时间长。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优先使用方差过滤和互信息法调整,再上其他特征选择方法。使用逻辑回归时,优先使用嵌入法。使用支持向量机时,优先使用包装法。迷茫的时候,从过滤法走起,看具体数据具体分析。